• 裴翁弟子班招生通知
  • 1
当前位置:首页 > > 优秀论文优秀论文

论“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彭永强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有56个民族,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便在神州大地组建成了一个“中华民族”之大家庭。在这个“中华民族”中,以汉族人口最多。时至今日,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91.59%,其余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8.41%,故国家将55个民族泛称为“少数民族”。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少数民族”的政策法令。以求中华民族达到和谐团结,共同去创建一个屹立在地球东方的强国,促进世界永久的和平,建立一个人类朝夕盼望的和谐世界。
      在全国56个民族中共有4100个姓,位列前三位的姓是:李、王、张。这三姓人口占全国总人口22.49%。
      在这里我们善意的正告:一、“大汉族主义”不可取。二、“大姓自居”不可取。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根据各姓氏在全国拥有人口量的多少,以社会流行的《百家姓》中择出100个姓氏,对其重新排定座次。
其顺序是: 
李王张刘  陈杨赵黄  周吴徐孙   胡朱高林   何郭马罗  
梁宋郑谢  韩唐冯于  董萧程曹   袁邓许傅   沈曾彭吕 
苏卢蒋蔡  贾丁魏薛  叶阎余潘   杜戴夏钟   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  谭廖邹熊  金陆郝孔   白崔康毛   邱秦江史   
顾侯邵孟  龙万段章  钱汤尹黎   易常武乔   贺赖龚文

第101--200个顺序是:
庞樊兰殷施    陶洪翟安颜    倪严牛温芦   季俞章鲁葛
伍韦申尤毕    聂丛焦向柳    邢路岳齐沿   梅莫庄辛管
祝左涂谷祁    时舒耿牟卜    路詹关苗凌   费纪靳盛童
欧甄项曲成    游阳裴席卫    查屈鲍位覃   霍翁隋植甘
景薄单包司    柏宁柯阮桂    闵欧阳解强   柴华车冉房
 
        多少年来,普通的老百姓,由于对历史缺乏研究,由于受“封建社会意识”流毒的影响,对“姓氏”文化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这些模糊概念不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故我们有必要将“姓氏文化”阐述清楚,为共同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尽一点绵力。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严格来说“姓氏”是一个词组,因为“姓”和“氏”都有一个独立的概念。
        回顾历史,在秦汉以前(距离现在二千七百多年)“姓”和“氏”是有明显区别的。当时社会由于经济基础还处于薄弱阶段。故每一个家庭都由母亲来主宰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这种社会状态,历史上称为“母系社会”时期,这个时期,“母亲”的权力是很大的。母亲是以“血缘关系”去统率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以及不断延续的子孙后代,以求家庭及其家族的兴旺发达,用“血缘”作标记去团结互助自己的亲人,使家族不受外人欺侮,从凝聚力量中以求生存。“母系”社会这种思维及处事方法,无疑是对的。无需非议,时至今天,中华民族仍然庄严地向世界宣称,我们这个民族将致力于世界和平,但亦会打击任何外族的欺侮,这是一种高贵的民族精神。所以,“血缘关系”仍是人类社会紧密团结的重要标记。只会在若干年以后,当全人类进入“和谐共生”的境界时,“血缘标记”才会淡化。
       话说回来,当时中国“母系”社会的“母亲”(现在可以称她为老祖母)并非一个而是很多个,这群“母亲”她们很聪明,为了圈定自己血缘的子孙和“再子孙”(即宗族)从而发明了“姓”这个工具,去作为辨别血缘的标记。因此说“姓”是老祖母发明的,这个伟大的发明一直沿用到今天。可以说,这个发明创造的内涵就是五个字:“亲人要团结”。时至今日,在社会上仍流传着几句话:“同姓三分亲”,“五百年前是一家”,“海外遇老乡,两眼泪汪汪”,这都是一种以“血缘”为标志的人性反映。不管岁月更替,不管相隔万里,在人们心目中,一旦同姓相逢,都会“称兄道弟”,都会“姐妹相称”。这种“姓氏文化”切实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忘祖宗,怀念亲情的“美德”,这种“德行”,是难能可贵的。
有人会问:你说“姓”是“老祖母”发明的,那有什么根据呢?我们说,根据有三个方面:
    1、根据历史的记载。 “姓”这个文化始於“母系社会”。以古代“姓”称为例,不少“姓”的文字结构都带“女”字旁。如:姜、姒、妫、嬴等姓为例。综观其它的“姓”,并无带“男”字旁。这种文化就是中国“老祖母”潜意识的反映。
    2、当时中国是处于“母系社会”的发展阶段,“母权”很大,家庭与家族的大事都由“女家长”说了算。至于选择那个文字作为“老祖母”的“姓”,都是由“老祖母”自己选择决定的。退一步来说,“老祖母”亦会征求“老祖父”的意见,但这只是推测,而且会是“个别”现象。这些推理都不能动摇“母系社会” “女权”的主流。
    3、时至今日,在我国云南省某地有几个村庄,仍然保留着“母系社会”的模式,家庭中的主宰者仍然是太祖母、祖母、母亲,孩子仍然是跟老祖母“姓”的,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因为当地的男子汉是习惯于“走婚”的风俗,每天晚上,当男子汉与女孩子在村内的篝火旁边共同唱歌跳舞时,男女双方一旦产生感情,男子汉就会在舞会后,立即跑到女方家中爬窗而入,并在女方家中留宿。到第二日鸡鸣时,他便爬窗而去,这些男人都很少为女家付出什么辛劳,这个连成一片的几个村庄地域,家家都是习惯如此。通过这个事例亦可以进一步佐证。
     综合上述,我们在研究“姓氏文化”中,得出第一个结论是:“姓”这个产物,产生在中国“母系社会”,“姓”是“老祖母”发明创造的。她是用“姓”这个工具来圈定母系血缘关系的一个标记。故“姓”的内涵,就是要子孙后代都要永远记住“亲人要团结”。
    “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它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我们在阅读历史时都会读到“炎帝列山氏,姜姓”“黄帝轩辕氏,姬姓”。由此可见,炎黄二帝的子民都是分属母系血缘组织起来的部落。炎帝的母亲姓姜,父亲氏列山。黄帝母亲姓姬,父亲氏轩辕。故此“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可以说“标姓”属母,“标氏”属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人的才智、体力充分发挥出来以后。男子汉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故“母权制”就让位于“父权制”,故在中国社会上就出现了“姓”和“氏”既严格区别但又同时使用的现象。但“姓”和“氏”同时使用的过程是很繁琐的。不利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语言上的交流。同时,我们的祖宗认为反正每一个人都是由父母结合而诞生。选择一个血缘标记就可以了,反正“姓”产生于“氏”之前。那就选择(姓)较合理。经历一段漫长时间之后,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氏”的概念就逐渐消亡了。在文字使用过程中“姓”和“氏”就变成为同义词了,故人们就将它合称为“姓氏”。虽然,文字上的称谓有所变化,但宗族的血缘关系却根本无变化。但“姓”和“氏”这两个概念在潜然默化的使用过程中,“姓”和“氏”的概念亦慢慢地“置换”了。但母系社会的血缘关系仍然存在,而父系社会的血缘关系却以“姓”为标记。谈化了“氏”的标记。故人们就产生了一个认知上的错觉,认为“姓”是“父亲”的血缘标记。因为当时“父权”社会已经法定,子女的“姓”由父亲去承传。其实,这父血或母血标记是无关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他的血缘关系都是父母血缘的混合体,反正人类社会已发展到“父系”社会的阶段,故以父亲作为家长亦是理所当然。但我们作为研究历史的唯物主义者,应具有科学的分析思维。否则,你会变成为“知识”的糊涂虫。
     在这里,我们应该再阐述清楚一个问题,人类都很容易产生一种思维上的“执着”:“我是父亲生的”, 应以“氏”为血缘标记。但为什么人们又都认同了“姓”和“氏”概念上置换呢?其实这都是人性的自然反映。虽知人的诞生都是出自娘胎。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了十个月,人是靠母亲体能的供养才能转化为人,人一旦出生之后,又在母亲的怀抱中吸食母乳,长时间地依偎着母亲才能慢慢长大。所以,在母子之间,母女之间都有一种自然的感情默许。这种感情可以称之为“母爱”。当然人们都明白,自己降临到人间,亦有父亲传承的一半,但最大功劳的还是在母亲。故此一个婴儿从生命开始,已经在潜意识上归依了母亲。虽知母性是善良的,正如在“易经” “坤”卦中,早就指出:“坤”卦属明、属母、属大地。“坤卦”的卦德是“厚德载物”,它是一个贤良淑德的母性形象。故从这个“易理”而言,孩子依恋母亲亦是符合宇宙阴阳法则的,故此孩子认同母亲亦是一种“道德” “伦常”的心态体现,这种心态是“顺其自然”的心态,是符合宇宙规律的。这正是人类乐意归依母亲血缘的必由之路。所以“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社会之后,母权制的血缘体系仍然留存到今天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奥妙之处。现在,我们经常看到所有的祠堂门口匾都是写着几个大字,如:“张氏大宗祠”。这组词语可以意译为:“我们姓张的族人来源于一位姓张的“老祖母”和一位两情相悦的男子汉把我们生育下来的,故我们要建立这间祠堂,去敬祭祖宗,去感恩行孝,务使姓张的子孙兴旺发达。”同时,人们也常常看到一些坟墓的墓碑上写着一些字句,如:“张山王氏珍珍之墓”。这组词语应作这样的解释:“张家娶了一个姓王的媳妇,名叫珍珍,她姓王,王姓是她亲生父亲承传给她的。”所以“氏”是“男”的意思,并非表示“女性”。
    据此,我们研究的“姓氏文化”第二个结论是:“人要感谢祖宗父母养育之恩,要加强族人团结,繁荣子孙后代”。
 其实中国的“姓氏文化”,早就引起了我国有识之士的注意。在北宋年初,在杭州有一个书生就编撰了一本《百家姓》作为蒙童读物,他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一共收集了五百零四个姓。近期,中国科学院经过两年的调研,共获得姓氏4100个,并且按人口比例,新编成一本《百家姓》。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将负担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因此各个姓氏的共同性将日益增多,但各个宗族的“个性”亦将长期存在。现今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为平等、团结、互助的姓氏宗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希望各个姓氏的族群都带着自身的“个性”和各个姓氏族群的“共性”,共同融入一个新时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故我们研究姓氏文化的第三个结论是:长期保留各姓氏的个性,融入各个族群的共性。共同融入新时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是历史赋予各姓氏族群的重要使命。其奋斗目标,就民族大团结“和谐共生”。
    人类诞生在地球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现在地球上繁殖的人口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每个姓氏族群的群体是越来越大,故而姓氏的分支,分流亦越来越广泛。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基于追寻“血缘关系”和眷念亲情,都会在脑海产生一个理念:“落叶归根,寻根问祖”。特别是那些海外赤子,那种“寻根问祖”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所以,身居神州大地之炎黄子孙就有责任把那些海外兄弟的亲情召唤回来,并热情地将他们团结起来,调动他们一切的积极因素,为实现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多作贡献。
中国人要铸炼“感恩回报”的德行修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承美德。故此每一个姓氏族群的成员:都要有责任去团结、互助自己的兄弟姐妹。再其次是每一个姓氏族群的成员,特别身居族长、宗长位置德高望重的领导人,要更加尽力去助旺自己的族群,使宗族团结兴旺发达。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就要建立一间或多间祠堂。通过祠堂这个基地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故此“建祠”是宏扬“姓氏文化”中一项重大决策。要旺族的话除此而矣,别有它法。换句话来说:“姓氏文化”亦即是“祠堂文化”。“姓氏文化”是概念,而“祠堂文化”才是“姓氏文化”的启动中枢。
     人们会问:“祠堂”是个什么建筑。我们说:“祠”是供奉祖宗、祭神或树立有功德的先贤形象的庙宇或房屋。故此说,“祠堂”就是供奉祖宗的厅堂场所。
我们应该知道,为人子女者必须养成“感恩”这个定式。这是一个人的基本良知,不知感恩图报的人基本与禽兽无异。虽知即使是禽类兽类,牠们也懂得“感恩”,如:“羊有跪乳之恩,鸟鸦亦有反哺之义。”那何况是人呢?中国人对祖辈“感恩”有三种形式:1、家祭;2、墓祭;3、祠祭。而祠祭是最高感恩模式。可能会有人说:“先人都死了,感恩有何用?”那你就错了,虽知在茫茫的宇宙中,“讯息效应”和“因果效应”无处不在。同时,懂得“感恩”是人类应有的德行修维,一个人能活在世上,有“三恩”是必需回报的:一是父母恩;二是师长恩;三是上司知遇恩。只有懂得感恩图报之人,才会得到人群的认可。“讯息效应” 和“因果效应”会帮助他的生命与事业得到健康的发展。有一些心理专家曾经做过无数次实验:凡是参加“感恩”活动之人,在感恩活动之后,身体的免疫力及“体能场”都会迅速提高。而且心里的忧郁情结都会得到释放,因此,“感恩引孝”的恳亲活动都能促进人的健康长寿和运情转佳。这些绝非妄言妄语,至于信与不信,那就见仁见智了。
     既然祠堂的建立对姓氏宗族如此重要,已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和有4100个姓氏的中国,理应在神州大地,祠堂遍布才是,但综观祠堂建筑现状却非如此,据了解:一些族群是无祠堂的,一些族群祠堂早已荒废。为什么?要阐述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回到历史上去寻求一个真实的答案。
自“姓氏文化”形成之后,聪明的中国人早已懂得建立“祠堂”,并启动这个模式去“敬宗收族”。但令人始料不及是到了先秦时期(公元前二百多年),先秦的统治者就作出了王法规定:除了天子、诸候、贵族,其余人等不准建立祠堂。根据这个王法,一夜之间,万千间祠堂瞬间变成废墟。这是“祠堂文化” 的一场浩劫,这场浩劫一直持续了八百年。为什么?因为当年的统治者深知 “祠堂文化”的威力,但对祠堂文化的威力却曲解了,他们害怕人民团结,互助合作而扭成一股力量去反对他们,抗拒接受他们专横的统治,因此就用暴政手段把“姓氏文化”扼杀了。但他们亦深深知道血缘关系的凝聚力,为了巩固天子诸候贵族的统治地位,务求自己的子孙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故把“祠堂文化”变成他们的专利品,这是八百年祠堂浩劫的根本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皇朝的统治者亦渐渐明白,“姓氏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扼杀不了的。只要允许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加强宗族团结互助,并运用这种凝聚力,才能达到国富民强,才能不断地去推动社会的前进。因此到了唐代,由于唐朝的统治者运用了以“道”治国的统治理念,使社会的各类矛盾得到了“和解”。故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升平盛世,因而对“姓氏祠堂文化”亦开始逐惭松绑,皇法规定,允许六品以上的官员建立祠堂,但这仅限于统治集团,利益,对普通百姓获益不大。到了宋代以后,由于朱熹学说的影响,“祠堂文化”增添了“民俗化”的内涵,因而促进了“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的发展。其实“祠堂文化”显然是民间的自我教育,互助互爱的好方法。到了明代中期,明皇嘉靖下旨:“许民间联宗立庙”,这是“祠堂文化”生命力的一个飞跃。明皇圣旨是说:一个自然村庄,如果有几个姓氏,可以几个族群共同联宗立庙。这样一来,也就大大地加强了一大片老百姓的团结互助。据有关专家测算,仅明清两代,在徽州(现安徽省)就重新建立起祠堂一万多间。时至今日,在中国岭南一带,祠堂已经是星罗棋布了。
我们要知道,从先秦“限祠令”至明朝中叶“建祠解禁令”这段历史足已证明,人民是不会长期甘受统治者的欺压和愚弄的。因为“认祖归宗” “感恩行孝”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即使没有“祠堂” 的建立,“血缘关系”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同一宗族的兄弟姐妹,仍然会运用其他形式(如:家祭、墓祭)进行互相联系,互助互爱。统治者亦明白,只有民强才能国富,只有民强才能抵制外侮。其实,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其最下层根本的基础就是宗族团结。因此民族与宗族的团结对国家绝无伤害,而且更有利于巩固强国地位,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压制“姓氏文化”“祠堂文化”的统治者,其实是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但我们不能否认,由于中国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是处于“封建社会”的范畴,一些不良的“封建文化”亦很自然地渗入到“祠堂文化”中去。既然“姓”源于“老祖母” ,但祠堂却又排斥女性的介入,这不正是封建意识中“重男轻女”,“夫权主义”,“大男人主义”的反映吗?时至今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些不合时宜的意识残余亦逐惭消除了。君不见,今天的祠堂大门,男女老少均可以自由出入,并在祠堂共同议事,共同祭祖,共同欢聚吗!
明朝中叶“限祠令”的“解禁”,一方面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却是应归功于在中国出了一个大儒,他名叫朱熹,他长期著书立说,用他的先进思维层面,把中国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他的学说主张,仍然为今人所用。
朱熹(1130—1200年)祖籍安徽,出生于福建。他18岁中进士,在朝廷为官,由于为人品格耿直,主张抗金而得罪“主和派”权贵,故在朝中几起几落。他在被贬时从事教育及著书立说。先后办起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对中国儒家学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朱熹精通《易经》,著有《周易丰义》,《太极图读解》,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提高《易经》品位的第一人。
      朱熹在成名后,率领福建族人到安徽婺(音“悟”)原,寻根访祖,并亲自编修了《婺原茶院朱氏族谱》,并将它公诸天下。《朱氏族谱》的内容丰富,是“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的百科金书。它提及到姓氏来源、世系、迁徙、婚姻、族人事迹、经济状况、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一共20项内容类别。所有这些,很明显地列出了内容丰富的“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 。
      朱熹在学术方面的贡献是阐述了“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的根本内涵。所以我们认为:族谱是建祠之根,祠堂是延续族谱之工具。为了勉怀朱熹的卓越贡献,在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巷建有一座朱熹记念馆。并且竖立了一个仪门,在仪门上写有由原广东省原省长朱森林的题词:“宏扬朱子思想,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从现代社会状态和现代人的心理状态来说。祠堂可以说是:族人俱乐部;是族人“敬宗收族”,以求族人昌盛不衰的教育基础。它亦是一个族人怡情养性的健康摇篮,它是中华民族兴盛的一个鲜活细胞。龙的传人之所以几千年来,醉心于祠堂兴亡,理由莫过于此。
      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 应大力倡导、扶植、不可偏废。这是我们研究“姓氏文化”的第四个结论。
我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认为“祠堂文化”应具备下列十个要素:
1、以族谱为根,查核宗族之源流分支及分流情况,以加强“收族”工作。
2、 祠堂一定要确立一个“堂号”,树立族人一个崇高的信仰及德行的指南。
3、祠堂中堂应建立一个庄严肃穆的神龛,以供奉祖先灵牌。灵牌应按照“左昭右穆” 的顺序排列,祖先灵牌最好用桑木制作,其规格是“7的节律”,灵牌要进行一些仪式“通灵”及“加持”后才能上位,否则仅是一块木板而矣,绝无“灵性”可言,这种做法请君勿看作戏言。
4、神龛之下要设立一个祭坛,用它来指引子孙“感恩行孝”。
5、在祠堂中堂左壁应设立一个“恩荣录”以显示祖辈和今人的荣耀成就,以激励子孙。
6、祠堂中堂右壁要挂上“祖训”(家训)这是训勉子孙的德言阵地,在祖训之后要写上一个后跋。
7、祠堂建立应设“派语”,以达到“辨尊卑”, “序长幼”的文字根据。
8、重修祠堂时,应在中堂挂上捐资芳名榜,以表达“桑梓情怀”、 “感恩奉献”的实录。
9、祠堂应具有“艺文园地”,修集名家的诗、词、歌、赋,以孕育族人之文化修维。
10、 建祠堂,修缮祠堂都要恭请风水名师测量、定址、纳向,并石碑刻上“风水报告”,明达祠堂是跟随宇宙时空运转,从而收集吉祥讯息以促进子孙丁财两旺为目的,此事请切勿掉以轻心。
       “祠堂文化”可以用几句佛学哲理来作结语:“看山是山,看水是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这三句话,望君慢慢去领悟!
南雄珠玑巷的“姓氏文化”与“祠堂文化”现象。
       珠玑巷坐落在广东省北部南雄市珠玑镇。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广东新语》云:“珠玑名始于张昌,昌之父,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胜云,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译意:珠玑巷原名敬宗巷。在唐朝,一名叫张昌之人,其祖宗名辙,生一儿子叫子兴,七世同居,故朝廷闻知此事,感到张姓家族之孝义可嘉,故赐一条用丝线编成的带子而穿串起来的珍珠链给他们,以示表彰之意。但敬宗巷这个巷名与唐朝敬宗年号相同,为求避讳,故将敬宗巷改名为珠玑巷。)
       珠玑镇现管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珠玑镇有103姓,197个族群,从姓群融合理数来说刚好是300之数,这是个生机无限之《周易》“易数”。
南雄地处广东北部,大庾岭之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唐朝名相张九龄奉旨开凿驿道之后,便成为岭南通往中原之要道。
自北宋和南宋末期,中原战乱不堪,不少民绅逃难来到广东。因南雄是个南北交通要道,加上地理环境湿润,资源丰富。故南下之民绅均聚居于此发祥地,并选择珠玑巷聚集。因此珠玑巷人气旺盛,亦带来姓氏繁多,族群繁多。同时人们亦借助于南雄地区自然环境优美,修养生息,和谐相处。这样,南雄便成为一块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之宝地。
珠玑巷之庞大族群,为了找寻更好的生活基地,他们渐渐南下,致力开发珠江三角洲,并以珠江三角洲为跳板,远渡重洋,不断创造财富。故珠玑巷族人都把珠玑巷视为永远值得怀念的故乡,“南雄珠玑巷”这个名字亦从此名满天下。
        一个仅有几万人口的小地域,却有如此多的姓氏与族群,可称“世界一绝”。这“一绝”若能充分得到“开发”,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是南雄市46万人民均可得到实惠财富。开拓珠玑巷“财富”宝藏之门的锁匙只有一条,那就是“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
        南雄珠玑巷是一颗呼之欲出的“姓氏文化”与“祠堂文化”底“明珠”,若这颗灿烂明珠破土而出,这将会给多少龙的传人带来无限的欢笑。这颗“明珠”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她”正凝望着一批批“有心人”去赏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