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翁弟子班招生通知
  • 1
当前位置:首页 > > 优秀论文优秀论文

浅析易经对中医发展的影响--王舒霖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始祖,是当今社会被人们流传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它神奇、准确、覆盖面广,应用范围大。它除了可以计算宇宙,日月星辰,大自然外,还可以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及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可以运用《易经》来了解自己。《易经》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影响很大。谚云:“医易相通”。《易经》中的“托物以明义,用小以喻大”的直觉思维模式以及由此而发生的理论模式,直接影响着中医学的理论思维。药王孙思邈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经》理深意宏,是自然科学的胚基,宇宙观的萌芽,人体曾是易学素材之一,医学把人体脏腑器官纳入易的框架,“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身、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这就是巫术医学时代以占断病所遵循的依据,可谓“医易同源”。中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与《易经》也必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理论,如阴阳学说、藏气学说、气化学说,皆演变于《易经》,中医学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积淀而今依然生机勃勃的活化石。因此中医学既是一种古文化研究的对象,又是一种现实文化研究的对象。

中医学也非常重视自然环境,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认为生活在自然界中,天(泛指大自然)有变化,人既有所反映。因而提出“天人相应”的理论,用以说明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关系。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曾明确指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易经》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理论源于实践,中医学把实践升华为理论,一般是以哲学为框架,受《易经》理论影响,中医学理论体系奠立之初也走上了“经”学化的道路,把原始的初始著作称之为“经”,如《黄帝内经》。汉代经学以《易经》为首,影响最大,在它的影响下,当时医学家的思维模式也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它由“象”和“数”两方面构成。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它的体系完整,科学思想与操作技术完美结合,中医学的行进路线和学术形态,完全不同于西医学。关键在于中医学受易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学以有机体整体观审视人体,重点研究人体功能和变化过程而非实体结构,中医学重视人体的时间特性,以时间统摄空间,在汉代数易爻辰的影响下中医学发现了五运六气。《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的阴阳学说直接来自于《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易经》八卦中的阴爻和阳爻,最早出现在夏朝的占书《连山》之中。古人以阴阳二气为中心,从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种基本物质形态,并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命名,从而创造八卦。八卦和64卦中几乎都由阴爻和阳爻组成,体现了每一卦中阴阳的互依和互制,即使纯阳乾卦也有纯阴坤卦相配。《易经·系辞》从哲学观点高度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爻与阳爻乃矛盾对立之两种符号,阴性与阳性乃矛盾对立之两种事物。《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见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源自《易经》无疑。《易经·系辞》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为父,坤为母,生震、艮、坎、巽、离、兑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万物,这便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阴阳两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正反映了《黄帝内经》对《易经》阴阳学说的发挥和应用。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阴阳两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的方式是彼此消长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易经》在三组卦《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中体现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观点,被《黄帝内经》在解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和疾病转归时广泛应用。可以说,正是借鉴《易经》阴阳观念的基础上,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才得以进一步形成。中医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导致了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等一系列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针灸子午流注既是根据《易经》与《黄帝内经》阴阳盛衰消长原理,认为经气在人体中盛衰流注与昼夜日月运行相应,从而掌握经气的周期性盛衰开合进行取穴,这也是《黄帝内经》生物钟原理及天干地支即时的发挥,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也源于《易经》,并在天象,物象和人象三结合中进行发展。使法象有了新的突破,创立了颇具特色的中医藏象学说,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把天象,地象,人象合三为一。《易经》对中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医学观念、医学理论和医学方法三个方面。随着先辈们的实践发展,医学分化成为为独立的学科。但是医家们的基本观念仍和“大道之原”的易理一致,易的基本观念也随之成为中医学的基本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于《黄帝内经》并延续至今。后人把中医学的医学观概括为有机论人体观。有机论人体观着重于人的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人体自身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协同,从天地人之间的复杂内在联系探求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机论人体观是由整体观、动态观和阴阳稳态观构成。

中医学的整体观是《易经》天地人合三为一的整体观在中医学的体现。这种合三为一的思想又称天人观,把人看作为自然界中一分子,即从天地人的大系统的开放体系,以其联系、变化、相互制约等关系审视人。因此《黄帝内经》多次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甚至对于人的定义是:“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易经》提出了人身小宇宙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黄帝内经》则发挥了“小宇宙”的思想,中医学就是循此思想阐述健康,论治疾病。

中医学的动态观就是《易经》中“唯变所适”的变易观在中医学的体现。中医学就是以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审视生命体的健康和疾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把“动而不已”作为自然界和生命的基本规律,动态观引导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联系时间和空间的详尽观察,发现生命在时间维度上不可逆转的特性,中医学以此重视时间,以时间统摄空间。又发现了人体具有自适应、自修复、自组织的能力,《内经》称此为“神机”。动态观又成为中医研究和认识的一种方法。以此认识到人体生长发育状态,包括脉象变化有常有变,要做到“知常知变”或“通权达变”,这是《易经》的不易和变易之理的运用。

中医学承袭了《易经》的阴阳理论,而且对阴阳学说不断研究和发展,丰富了阴阳理论而且有质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了人体的阴阳稳态观。阴阳在中医学中不仅仅是观念、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中医学的一种理论范式,成为中医学的本体论内容。例如八纲有阴阳两纲,五脏经络皆有阴阳,阴阳的发生在《内经》中被升华为“阴阳应象”的系统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阴阳平衡法则,认为阴阳相交为泰,不交为否,阴阳平秘是稳态,是健康,阴阳失衡是偏态,是疾病,即“偏阴偏阳之疾”。这是中医学发展易学阴阳而建立的阴阳稳态观,是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界定的原则,而对疾病的治疗也还是如此,以此成为中医治病的第一原则。

《易经》有多种预则疾病的方法,如五行预测,六气预测。东汉时期将十二爻、十二辰、十二律与二十八宿相配推出了象数易学的“爻辰说”,这个学说同时兼容了五行和六气两种预测法。后来又以干支的配合与医学相结合,就形成了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对中医的贡献不仅仅是预测,而是把五行发展为五运,提出了亢害承制和病机十九条理论,这是《易经》对中医理论的又一大贡献。

辩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操作体系,中医临床重视因时而异的证,重视个体特异性,而又提出六经等分证模式,《易经》的思维方式是其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巫术医学时代,医生曾以《易经》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易经》的变易观念和它的辩证逻辑思维方式是中医学走上辨证论治道路的根本原因。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以《伤寒论》为标志中医学创立了辩证论治。从《内经》到《伤寒论》的发展过程中《易经》起了确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学从观念到理论到临证方法,受《易经》的影响随处可见,特别是《易经》的联系性原理和它的规律统一起来的范式,被中医学接受和运用。使中医学成为一个“理论体系”。正是由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得以体系化,它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发展至今。这也是《易经》对中医学的最大共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