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自我否定之否定之后,终于回到了自我肯定的始点。 “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性的“善”的回归,民生”从“人为本”的初始展现出绚烂的人文前景,中国人民的五千年辉煌文化闻名于世的泱泱大国终于开始苏醒,开始再次寻回自己的优秀传统。只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祖先的基因,自己的人文本色才能定义自己的民族形象,也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你是“谁”, “ 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
中国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中华民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这是由于她有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作为底蕴的,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没有理由在二十一世纪丧失我们整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举起恢复传统文化的大旗,让中国人民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得以复兴。“易学”、“预测学”这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一直是堪称举世珍宝的优秀遗产,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她是全人类的珍贵遗产。“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伏羲氏画“八卦”时中国连文字记载都没有,一直到后来的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到了孔子的批卦,到今天的“易经”体系,我们会惊叹“易经”的汪洋之势,“博大精深”至可襄括宇宙生态,“易经” 不光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她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脉络,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引领世界新科技文化、宇宙文明生态的导航标。“易学”几千年来流淌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血脉里,由她而引领出的一系列预测文化:如八字、手面相、六壬.铁板神数.奇门遁甲、风水术、姓名学,测字术等等,充分地反映了中国人高超的哲学智慧.人文精神、高尚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于未来的“预测”、“预见”,可以说中国人的智慧远远高于西方人的平面型、直线型的“逻辑”思维方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只其“一点”,不及“其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整体“的,“系统”的,所以“中国人”做事做人有“预见”性,西方人做人做事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前瞻性,更缺乏预见性,缺乏“天人台一”的系统思维.注定了西方文化最终会走投无路,晟终会回归到“东方文化”,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结论。
“易经”,阴阳五行,这是我们最古老的哲学,她反映了我们中国人本质的文明。阴阳的变化交替“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的相互转化.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中国人几千年沿着这种思维规律,得以生生不息,蓬勃发展。中国人在历史上从不落后,一直是世界先进强国,这充分说明了“易经”思维,阴阳五行思想并不是导致落后的文化。中国人的落后,仅仅是近现代的事,也就说在清朝末年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相对在政治科技方面落后了。但“科技无国界”,要改变“科技”的落后是极其容易的事情,正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科技”“经济”迅速发展一样,我们可以预见,中国政府只要坚持政治改革,经济开放的话,中国在本世纪中就会超过现有的世界“科技”强国。“文化”决定论者的荒谬是不值一驳的,说什么中国的落后是由于中国的“文化”落后决定的,造成好象我们要科技发达.我们就要放弃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切都要吸收西方人的,西方文化塑造了西方人,东方文化亦能塑造优秀的东方人。我们在比较文化学的观点下看,各有其优势,但并不是说东方文化就是落后的文化。在东方的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他们落后吗?他们这些国家吸收了西方政治体制的优势,但在文化传统上基本上是东方的,东方的亦就是中国为代表的古文明文化传统。
所以,我们不要以我们科技、经济的暂时落后来非难我们几千年本来先进的文化传统。人类在未来是需要中国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比如“风水”文化,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一代一代传到今天,西方人到现在才懂得“中国风水”是“环保科学”,是“最佳人居环境学”,他们才知道乱开发不如先看“风水规划”,先预先做好环境整体规划布局,以保证子孙万代的可持续发展。几千年前的老子,他不光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还是人类最早的环保主义思想家。
因此,我们中国人在文化和人文精神中要找回久违的优秀传统,找回自信。在预测学领域,我们要认真专研学习古人的成功经验及理论成就,同时亦要吸收现成西方科技成果,特别是在天文、力学、物理学.生物学、物种学、地理地球科学方面的成果,推成出新,让预测学走出江湖术士的巢舀,让她成为一种既有哲学精神、又有科技实用含量的文化精品,她不光在中国,而且也应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人类受益。我曾经想过,预测学应该进入大学的讲堂,成为独立的系科。甚至可以办独立的学院。她就应像医生一样。为人类的心理、精神看病,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把脉,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要实现他路还很长很长。
本人在从事预测学这种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几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可以说历尽艰难坎坷,只不过痴心未改.走到今天觉得路还是在脚下延伸,并且时代不断让自己感到惊喜,觉得心血没有白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非常希望同业界的前辈们及后生们共同努力,将预测学的金矿挖掘出来,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造福于人类。
眉山居士(王华)
丁玄年五月於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