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协会】:《周易》是五经之首,中国传统文化之源,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圣经”和“智慧之书”。近年来国际易学研究硕果累累,这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易学与当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4月23日至25日,来自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韩、日、美、俄、澳大利亚、泰国近百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香山,祝贺国际易学联合会成立,并参加了第四届国际易学与当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著名学者寄语国际易学研究
《周易》是五经之首,中国传统文化之源,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圣经”和“智慧之书”,对中华和东方文化的发展乃至欧洲近代文明都发生着影响。经过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等会员团体五年的精心筹备,国际易学联合会于4月23日在京成立,其倡导的易学与科学相结合的研究宗旨,得到了著名学者的肯定,他们对国际易学研究寄以厚望,分别寄语:“研究周易中的辩证思想,营造其与近代科学技术间的联盟”(于光远),“坚持科学精神,谱写易学新章”(任继愈),“乾乾不息,与时偕行”(朱伯),“弘扬传统文化,阐发易学精粹”(邢贲思)。
关于易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易传》年代问题
《周易》古经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辞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是易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传统易学,一直努力寻求象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证明《周易》是一部深奥的哲学著作。上个世纪以来,由于经学观念的破除,不少学者抛弃传统看法,否认象辞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杨庆中博士认为,《周易》古经系编纂而成,其编纂遵循着一定的体例。这些体例,反映出《周易》象辞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传统的易学研究,总是处于“在途中”的“活”的“生生”状态。
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指出,关于《易传》年代问题的讨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孔子作《易传》的旧说在疑古思潮中基本被否定,代之而来的是《易传》作于战国或者西汉时期等不同的说法。随着新资料的发现,这个问题近些年又重新被学者所注意,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其值得注意者,一是孔子作《易传》的旧说又重新提起,汉初说、西汉后期说基本销声匿迹;二是把《易传》及其中每一篇的形成看成是一个过程,由不同的作者和编者共同完成。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倾向。
周易与现代数字化技术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何发掘周易象数观中的象与数相互转化的技术思想,是国际易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副院长丘亮辉教授、复旦大学张冬生教授等与会时阐述了这些主题。他们指出,德国大科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元算术”,并从《易经》中得到信息语言的启迪而发明了计算机与信息科学。20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生命科学借用《易经》64卦作为64个信息密码子解读基因天书成功,创造了一门分子生物学新学科。假设《周易》64卦就是64个功能密码子,各卦均有主题、功能、内容,并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内容,对64卦的卦辞与爻辞进行了现代解读,这有助于全面揭示《周易》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周易思想与生命科学、生态智慧观
韩国圆光大学哲学系金学权、武汉大学唐明邦、湖南师范大学的任俊华先生等认为,21世纪生命科学将日益受到重视。古代生命科学的发达,得益于易学的辅导;易学太极思维引导人们从生命的整体联系出发,从其内在矛盾着眼,以寻求天人和谐统一为旨趣,以促成生命稳定均衡发展为终极目标。
太极思维主导下的生命观,对人类生命问题有着精湛论述:生命的发展既受自然环境影响,亦受社会环境制约,故生命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严肃的社会问题。人的生命价值,在崇德广业,革故鼎新,为天下利,反对利用科技成果任意破坏人类生存环境。这些思想对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周易》的价值观及易理的指导性作用
关于《周易》的价值观素来为学者所关注。商宏观、周立升等学者对此有了新的研究结论:其一,《周易》的灾异观及其忧患意识:文王演《周易》,孔子及其弟子注经写《易传》都处于乱世,故忧患意识溢于言表,承认差别、变化,变化有因果、规律,有征兆,注意防微杜渐,其价值取向是居安思危,趋吉避凶,兴利除害。其二,《周易》的发展观及其重生思想:《周易》对灾患是积极的防御,在发展过程中求变,求创新,主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新谓盛德”,制器尚象以为民用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发展才是硬道理。其三,《周易》的事业观及其民本思想:《周易》特别强调事业有成,对个人是进德修业,对国家是盛德大业,都是走内圣外王之路线,重视权位,聚集贤良,积累财富,其宗旨是大业为民,吉凶与民同患的民本思想。其四,《周易》的整体观及其天人和谐思想:《周易》是以效天法地为其行动指南,遵天时,地利,人和,主张天人和谐,以自然规律为战略指导,以达到“保合大和,品物咸亨,各正性命,天下和平”的思想。
今天研究《周易》的价值观或许对解决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的冲突,生态环境的危机等问题,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周易》对人生有哪些启发,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南京大学阎韬先生以曾国藩为个案,对此作了分析。曾国藩深刻理解《周易》对立统一观念与变化求中的观念,并能巧妙完美地运用到政治、军事、学术及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曾的易理体验是:“易爻多言贞吝,易之道,当随时变易以处中,当变而守此不变,则贞而吝矣。凡行而过,无论其非义也,即尽善之举,盛德之事,稍过则吝随之。”面对列强压迫,曾国藩提出“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这是他随时变易以处中理念在世界潮流面前的表现。他不但响应了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且将它付诸实行,推动了买洋器械,学洋技术,开制造局的一系列活动,洋务运动从此蓬勃开展了起来
更多知识请登陆【中国易经协会http://cno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