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本论文的主旨,既不是落入俗套单方面去探讨一些玄妙的“风水现象”,也不是针对室内设计进行单一枯燥的分析,而是把风水理论中的可实施部分与现代室内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室内设计中用大量的实证来阐释分析“风水文化”的价值。
纵观全文,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
1) 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总结提炼,对于风水学的发展以及基本理论进行深入而简洁的说 明。主要是以系统化,理论化,逻辑化得形式在哲学上把它比较完整的呈现出来。具体而言,风水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中国古代木匠人丰富的营造理论,同事吸收融汇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以及宗教、民俗等众多学科精华,最终形成了内涵深刻、综合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独特理论体系。
2) 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风水美学中的四大原理,天人合一原理、轴线对称原理、宇宙全息原理、主从原理。把“风水文化”的核心思想纳入进了美学的范畴,室内装饰强调美,风水同样也强调美。从“美”这一个契合点出发本文有力的证实了“风水文化”对于家庭装饰设计的增益。
3) 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方法,结合风水理论对于室内设计中各个房间的不知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风水文化;室内设计;天人合一;宇宙全息;美学,布置
设计师俞孔坚教授认为尊重和理解当地的自然文化过程是一种基本专业素质的表现,在他的书中明确的谈到“不是风水说出了中国人的思想(景观)模式,相反是中国人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的那种理想景观模式引发了风水说关于风水的直观四边。作为设计师应该是“理解”和“尊重”风水,而非“宣扬”风水先生之道。”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先生有一句名言:家塑造人,人塑造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对住宅以及住宅对人双方面的重要影响。实践证明,如果装修好的房屋半年不住,很多地方就开始发霉了,这说明人对住宅的重要影响。同样,布置合理,装修美观的家宅也会对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起到良好的作用。从古至今人们研究风水的目的就是为了是居住者在生活上有一个更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化凶恶为吉利;化梗阻为通畅;化麻烦为便利,力求在生理与心理上给人以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对于风水中的这个基本宗旨,古人因为受到科学技术落后的限制,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过程中附会了很多神秘色彩,从而造成了风水中必定带有迷信这样一个事实。本文认为不能过于苛求古人,也不能过于苛求风水,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是精华与糟粕三七开,三分精华,七分糟粕,精华必定是有限的。
文本曾经咨询过几位建筑师有关风水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这几位建筑师都不约而同的认为:风水中很多理论恰好与现代建筑规划中的经验和常识相符合,从设计角度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出发全科当作室对设计规范的通俗解释。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研究风水,对现代环境设计裨益非浅。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即是针对风水中的某些理论做出客观的评价,寻找经验现象背后的科学联系,这种联系以现代室内设计理论和人性化需求为基础,在充分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是在继承古道风水的经验之谈中,挖掘其深层次的意义所在,认识到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风水观在构建人与室内和谐关系上所发挥的作用。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本课题通过结合现代室内设计中倡导的人性化原则,从多角度探讨风水在室内设计中发挥的作用。要达到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风水中合理化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寻找风水与室内设计规范及常识的契合点;风水中的“宇宙全息”和“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基本哲学思想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等。
风水的定义与起源
“在中国古代,能够与风水表达相同意思的词有堪舆、青乌、青囊、相宅、图宅等等。堪舆是考察天地之道的意思;青乌子相传为上周时期的地理学家;青囊来源于晋朝地理书籍《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的书名;相宅和图宅中的‘相’和‘图’都有观察测量的意思”。不难发现这些和风水有关的词语或多或少都能和地理学、寻找、考察、勘测拉上关系,按照美国伯克利大学尹弘基教授的观点来说,风水是为了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吉祥地点”和“景观评价”,前者反映出了风水的功能性,而后者则反映出了与风水发生关系的情景与事物。
阴阳
《易经•系词》中道“一阴一阳为谓之道”,古人把世界的本原市委阴阳二气,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阴阳辩证观不仅是《易经》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风水的理论基础。
阴阳在中国被看做是一种基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远古时期,科学非常落后,人们就只有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认识自然,阴阳就是其中之一。比如说人们看到昼夜更替、冷热变换、男女老幼等种种两级变化的现象,于是就很自然的想到了用一种简单易懂的符号系统来表达这些现象,阴阳观于是就产生了。到了西周时期,周文王把“二易”集合《连山易》、《归藏易》发展为《周易》,即是今天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易经就是阴阳理论最系统化,理论化的表现。
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来看,物质世界的构成与运动都可以被看作是阴阳二气交互激荡的结果,有形物质包括水火、冷热、男女、昼夜等自然现象,无形物质包括凶吉、苦乐、爱恨等精神现象。在风水中把向着太阳的一面称之为阳面,把背阳的一面称之为阴面,所以风水师也叫阴阳师。在相地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把气候温和、地势高、土壤干燥、日照多的地方用阳来表示;而把气候阴冷、地势低洼、土壤潮湿、日照少的地方用阴来表示。一块土地如果阳气太旺,必定燥热难耐;而阴气太重,则寒气袭身,所以风水师的任务就是去寻找阴阳平衡,“生气”和谐的地点。风水中的阴阳论是一种整体思辨和直观体验的结果,它包含了选择地形地势、水文、气候、方位、景观、植被、生态等诸多要素,如果能够让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消长达到最大效益值,即是最佳的风水要地。
除此之外,阴阳章法也体现在景观美学上。如果把虚实视为阴阳,一阴一阳相互交错排列,才能使整个环境显得错落有至,不至呆板。高峻为阴,平衍为阳;曲水为阴,激流为阳;俯视为阴,仰仗为阳;凹为阴,凸为阳;静为阴,动为阳等等。风水中认为好的景观一定是山水配合相彰得益,只有这样才会显得不湿不燥,和谐有序。
五行在风水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金在西方、木在东方、水在北方、火在南方、土在中央。水的本性是冰冻刺骨的,北方常年寒冷,积雪多,所以把水放在北方;南方气候炎热、温度高、阳气旺、感觉容易起火;西方是太阳落山的方位,天气变得肃杀,所以用金来比拟;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位,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而木的本性是生长和向阳,正好与此吻合;土厚实适中,善于平衡各种力量,所以居中位。
天人合一原理
“天人合一”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一统的认识论,“这里的‘天’反应的是物质世界、客观自然,而‘人’指的是人类社会与精神理想,这种哲学思想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建设活动应该‘则天法地’,而非割断人与自然的联系,它不仅是风水理论的哲学统领也是风水美学最基本的原理。”
表现在风水中,比如在较“阴”的地区(北方寒带,山北水南)就应该以阳性的暖色建筑为主色调,在较“阳”的地区(南方热带,山南水北)以阴性的暗色建筑为主色调,取得阴阳调和。同样在室内,日照多的阳台就应当多摆放阴性植物,求取气场的平衡,而比较潮湿阴暗的厕所则应当注意纳阳通风,尽量使其干燥一些。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可以将体量高达的建筑物不布置在中轴线上偏北的地段;而稍低的建筑物布置在东西两侧;体量较小,秀美多变的建筑物群落置于南部。这样就人工创造出了一个北部有“玄武”依靠,左右有“龙虎”护卫,南部有“朱雀”飞舞的风水景观,其平面图状若“簸箕”形。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巧妙地运用一些数理、象形、寓意、谐音等手法来调节景观样式,使其达到吉祥寓意,不吉祥则不取。
结论
近年来“风水文化”悄然兴起,无论室外建筑还是室内设计,中国人对此都开始讲究起来,其实风水本来就是有关东方人居住环境的审美艺术,在西方建筑文化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几千年的城镇、村落、庭院、房屋几乎都是按着一套风水理论体系来发展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 对于凡是与西方现代逻辑体系相违背的学术,包括中医、中药还有风水理论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敬天法祖的建筑环境文化,也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因此对于“风水文化”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应该秉持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文化进入了另一个发展的高峰,许多学者开始逐步认识并肯定东方文化,甚至一些西方学者把风水看作是“活的科学”。认为与西方文明拆整为零,善于微观分析思维方式相比,东方文明更加善于从宏观分析,从整体的有机观念出发。
本文在现有“风水文化”的研究成果上,结合现代家装设计的观念,力求分析归纳出更加和谐、方便、亲切的人居环境模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风水中的很多理论其实都与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基本规范常识相吻合。本文在这个层面上对于家庭装饰的各个部分逐一结合风水文化进行分析,有利的促进了人性化设计与自然生态观的结合。
除此而外,本文在现有风水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做出了可观的评价,力求找出经验现象背后与科学的联系,这种联系以现代室内设计理论、自然生态常识以及人机工程学为基础,在充分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是在继承风水的经验之谈中,挖掘其深层次的精神意义所在,认识到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风水观在构建人与室内和谐关系上所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