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教务中心 古春霞
摘要:《易经》是我国最早的哲学典藉,为群经之首。阴阳平衡、阴阳转化、阴阳互根,五行相生相克,都遵循一个“道”。“道”就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世界的万事万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平衡,按照一定规律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受益,反之受损。人是宇宙的产物,与宇宙构成平衡,《易经》就是揭示人与宇宙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1.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悠久、道统文化灿烂辉煌、敦厚圆融的伟大优秀民族。其民族文化之传承发展,实有赖历代对哲先贤所维系和推展,殷忧启圣,担负中化民族文化生命继往开来的重大责任,诚的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对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书》、《五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载体,影响中华文化数千年之久。末子日:“《汉书》言,赐》本隐以之显,《春秋》推见至隐。《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易经》以其演习自然、宇宙之奥秘,卜筑人生、社会之前程,因而一直被推为“群经之首”。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乃至自然科学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据以建立他们的宇宙观和政治伦理体系;许多玄学家和道学家,从中引申出他们的理论依据和生活模式;中国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更几乎无一例外地从其中得到鼓舞和理论上的支持。对于文化的阐释,业师傅启学教授常言: “一个国家创造发明的文物、制度,叫做文化。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表现于衣食住行的,叫做文明。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字,和用文字写出的书籍;已有的建筑和已制成的物品、曾经建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都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再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Tylor)在其名著《原始的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说:“文化乃是一个复合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凡人以社会成员的资格所获得的其他一切作为和习惯。”
《易经》是一本神奇奥妙的书,它代表中国人在文化和社会上的原始取向,总结了中国人最早的生活和自然经验。《易经》是中国思想的原形,更可作为注释现代学术、协助创发的重要原理。《易经》一书,在先秦称为《周易》,从汉代开始,被称为经,称为《易经》,为儒家的经典"五经"之一,并居其首。从汉朝开始,随着儒家经学的确立,《易经》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出现一批经师专门研究《周易》经传,形成了“易学”。 《易经》就是立足了天地万物的物质性这一观点,去探求理解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朱伯崑教授指出:“凡汉朝以来经学家和哲学家对《周易》经传所作种种解释和注解,都属于易学领域。随着时代的变迁,易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汉代易学、晋唐易学、宋明易学和清代易学。近人和今人对《周易》经传的研究,可称之为当代易学。易学是对经和传,特别是易传解经原则的进一步开发。它所作的开发,同每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哲学的发展有著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汉易同当时的天文气象和天人感应思潮相结合,其解易主卦气说;晋唐易学又同魏晋玄学结合起来,宣扬贵无贱有的理论;宋明易学又同儒家道学结合起来,成为理学、心学和气学三派哲学的理论基础,清代易学又同汉学结合在一起,对《周易》经传的研究,著重于文字、训诂和考证。从易经到易传,再到历代易学,这一发展的过程,就其理论思维的形式和内容说,可以说是后来居上,逐渐摆脱了占筮的内容,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易经》是唯物论的最高经典
《易经》本是中国历代的“修家治国平天下”的宝典, 它也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源头。世界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的,这是哲学界的一个古老命题。《易经》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基本上是符合于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的, 并触及认识来源于实践, 又用以指导实践, 并在实践中求得检验和发展,是一个物质的演变过程。《八卦》的六爻, 借“ 木生地中” 之象, 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 犹如“木生地中” , 日积月累, 由小到大, 饱经风霜, 卒成参天大树, 堪负栋梁重任。如:升地风升,坤上巽下,初六:“允升, 大吉” , 是处于事物的低级和初始阶段, 从认识过程来说, 是感性阶段, 能如实地反映事物, 增进自己知识, 所以是“ 允升, 大吉”。 萃卦: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六二繇是萃卦之困卦。困是困难、艰难。萃之困是说萃聚而遇到了困难,所以繇辞说:“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面对困难,要像拉开弓一样撑着而不松懈,以克服之,就无过咎,利于用禴祭来赢得孚信。《说文》:“引,开弓也”。通过《初六》的学习阶段, 已有一定知识。 而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古代的祭祀是一件大事, 也是知识应用的一块园地,属于社会实践的一个侧面, 须要德业兼优的人当担这个“ 钓祭”,《九二》胜任“无咎” , 说明学已致用了。《九三》: “ 升虚邑” , 是再认识的过程,它不是在《初六》原有基础上的重复, 而有进入了高一级的阶段, 德业的上升, 已接近广阔的“坤” 境, 成为国中稀有之土。《六四》: “ 王用亨于歧山, 吉, 无咎” , 这是属于再实践的过程, 它与《九二》的实践过程相比, 也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向较高的循环上升,《九二》主特一般简单工作, 而《六四》则已进入大臣之位, 荣膺国君的重任, 主持西周宗庙的大典, 引申为参预国家大政, 通过再实践的检验, 结果成绩良好, “ 吉” 而无“咎” 。《六五》: “ 贞吉, 升阶” , 它处于尊位, 证明品学都有高深造诣, 掌握了进修的阶梯, 成为学界权威, 既“贞” ( 尊) 旦“ 吉” 。《上六》: “ 冥升, 利于不息之贞” ,学业虽已有成, 仍不骄傲自满, 深知“ 学无止境” , 而更努力不懈, 不断认识, 不断实践,向着绝对真理迈进不止。在学习方面, 《易经》不拘泥于“ 物极必反” 的规律, 而体现出发展进化的形式, 自觉或不自觉地触及到认识— 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以至无穷的认识运动总规律。《尚书大传· 周传》中说:“古之帝王, 必立小学大学, ⋯ ⋯ 十有三年, 始入小学, 见小节焉, 践小义焉, 二十入大学, 见大节焉, 践大义焉, ⋯ ⋯ 小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大学, 大师取大学之贤者登之天子, 天子以为左右” , 这段可为说明这个理解的历史见证。何智斌先生的《万物磁波论》,就很好地将《易经》中的唯物属性揭示出来。《易经》中的唯物辩证观, 虽然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朴素的, 但以历史观点来看, 却触及到了哲学上的一些基本逻辑, 是非常可贵和值得借鉴的。
3.《易经》是辩证法的最高经典
所谓哲学,原是人类心思和文化活动的产物,亦即人类思想文化之发展和积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亦即所谓的“辩证史观”,以观念,批判历史的发展。在几十年前,我们受他这个历史哲学的影响很大,现在它在西方的影响还是很大。现在全世界,包括欧美各大学,在历史系新开一门历史哲学的课程,把黑格尔的这一历史哲学,算作历史哲学中一门参考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认为它是正统。因为历史哲学在世界人类学术思想文化上面,还是在刚开步走的阶段,它的目的就是在探讨有了天地万物人类,为什么人类历史会闹成这样?比如历史上有几个大问题,政治上民主也好,君主也好,独裁也好,自由也好,无政府主义也好,各种各样都实行过,可是哪一种能使人类永远的太平?没有见到过。以上这些主义在理论上都对,但事实上都不对,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又如经济方面,为什么货币有了以后,从贝壳到现在的钞票,每一出来,一直只有贬值,永远没有涨回去的时候,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历史哲学上的经济问题。人类社会为什么不能太平?为什么不能平等?现在回头来看,历史哲学我们早就有了,《易经》就说过,而且比别人讲的好多了。可惜没有一个人去发挥,如果有人能把西方的唯物史观和我们的历史哲学研究到真的内涵,然后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融会贯通了,应该可以写一本很好的书,那就对人类思想影响太大了。因此,凡人类皆有哲学,惟其不同者仅为哲学的内涵与发展历程而已。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还比希腊早,如《易经》,它是中国的宇宙论,也是人生论和知识论。中国哲学在春秋时代已甚发展,如道、法、儒、墨、名、杂、阴阳各家,各有其哲学思想。日本学者西周氏在一八七三年译Philosophy 为“哲学”,取意自我国《书经·舜典》篇中之“哲文明”。又《尔雅·释言》:“哲,智也”。故“哲学”这个译名,是偏重在Philosophy愿意中“智”的一面。我国学界便引用此一译名至今。 柏拉图(Plato,427-347B.C)称哲学为修养得真正知识之学,哲学包括:辩证学、物理学和伦理学。
哲学固然研究自然、宇宙,但它真正的主旨在研究人生,人类对宇宙所知极为有限,研究宇宙无法得到可靠的结论,唯探讨人生,才有实质意义。离开了人生,哲学便失去其意义。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哲学典藉,为我国哲学文献之始,至为重要。诚如郭建教授认为《周易》是部十分特殊的哲学著作,它由卦形符号与多种文辞所组成,这是结构的特殊;它多用取物象征的手法来提示义理,这是表达方式的特殊;它的时代久远,而又往往将我们现在看来毫无内在逻辑联系的文字连在一起,安置于一个完整严密的结构体之中。后来又有〈易传〉进一步对其中的哲理加以阐发,就这样,由这些卦形符号和各种文辞共同构成了《周易》特殊的体系。它的表达方式特殊,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哲学著作用抽象、概括的方式来阐述义理,而是透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或用直观的卦画来象征某种道理的。《易经》的作者, 由于长期观察生物的由下而上、由小到大, 由低到高的生长过程, 因而, 对事物认识形成了类似的发展观念, 这不仅体现在对卦体六交逆序排列方法上, 而且在卦交辞中也约略可见。 诚然,"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就哲学言:《周易》原是古代一本卜筮之书,只有孔子作《易传》之后,才发挥出许多哲理来。郭建教授指出:包括《易传》在内的《周易》,是一部纯中国式的哲学。由于《易经》具有许多特点,必须有赖后继者的发挥,并有右能从中发展出一套哲学体系,《易传》就是利用《易经》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的。
《易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富含教育哲学思想,包括:养正于蒙,生养需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谦虚谨慎,革故布新;自强不息;济又末济。《易经》是打开人类智慧的天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何智斌博士认为:《易经》是超哲学的哲学,超科学的科学。值得肯定。